banner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消防知识

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二)
2020-11-23 17:49:11 2011

分享:

1、七氟丙烷设计用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4.1.1条采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保护的防护区,其七氟丙烷设计用量,应根据防护区可燃物相应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惊计算确定。

第4.1.2条某物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该物灭火浓度的1.2倍,某物的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该物浓度的1.1倍。有关可燃物的灭火设计浓度,可按附表A中附表A-1、附表A-2上所给出的灭火浓度进行确定;

    有关可燃物的惰化设计浓度,可按附表A中附表A-3上所給出的惰化液度迸行硝定;附表A中未给出的,应经实验确定。

第4.1.3条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抉区,虚采用惰化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虚采用灰火设计浓度。

第4.1.4条当几种可燃物共存或混合吋,其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应按其中最大的灭火浓度或惰化浓度确定。


第4.1.5条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防护区,七氟丙烷的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

第4.1.6条油浸变圧器、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七氟丙烷的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3%

第4.1.7条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七氟丙烷的设计浓度宜采用8%·

第4.1.8条七氟丙烷灭火吋的浸渍时间,虚符合下列规定:
1、扑救木材、纸张、织物类等固体火灾吋,不宜小于20min;
2、扑救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火灾吋,不宜小于3min;
3、扑救其他固体火灾吋,不宜小于10min;
4、扑救气体和液体火灾吋,不宜小于1min;


第二节 设计用量
第4.2.1条防护区灰火设计用里或惰化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w一防抉区七氟丙烷灭火(或惰化)设计用量(Kg)
七氟丙烷灭火(或惰化) 设计用量(%)
s—七氟丙烷灭火过热蒸气在101KPa和防护区最低坏境温度下的比容(m3Kg)
v—防护区的净容积(m)
k—海拔修正系数, 按附录B的规定采用。
第4.2.2条七氟丙烷在不同温度下的辻热蒸气比容,应按下式计算:
S=K1+K2(4.2.2)
式中
T一温度(C)
K一-0.1269
K一0.000513
K1一0.1269
K2—0.000513


第4.2.3条系统的设置用量,应为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 或惰化设计用量)与系
统中喷放不尽的剩余里之和。喷放不尽的剩余里,应包括储存容器内剩余里和管网内的剩余里。

1、储存容器内的剩余里,可按储存容器内引升管管口以下的容器容积计算。
2、均衡管网和只含一个封闭空间的防护区的非均衡管网,其管道内的剩余里,
均可不计。防护区中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封闭空间的非均衡管网,其管网内的剩余量,可按管网第1支点后各支管的长度,

  分别取各长支管与最短支管长度的差值为计算长度,计算出的各长支管末段的内容积量,应为管网内的容积剩余里。

第4.2.4条当系统为组合分配系统时,系统设置用里中有关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里的部分,应采用该组合中某个防护区设计用里最大者替代。
第4.2.5条用于需不间断保护的防护区的灭火系统和超过8个防护区组合成的组合分配系统,应设七氟丙烷备用量,备用里按原设置用童的100%确定。

2、系统设计与管网计算


5.1
系统设计
第5.1.1条系统设计与管网计算的设计额定温度,应为20C。
第5.1.2条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应采用氮气增压输送,氮气的含水里不应大于0.006%(m³/m³)。
额定增压压力分为两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级2. 5士0.125Mpa (表压)
二级4.2士0.125Mpa (表压)


第5.1.3条储存容器中七氟丙烷的充装率,不应大于1150Kg/m³°
第5.1.4条系统管网的管道内容积,不宜大于该系统七氟丙烷充装容积量的80%。第5.1.5条管网布置设计为均衡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个喷头,应职相等设计流量;
2、在管网上,从第1分流点至各喷头的管道阻力损失,其相互间的最大差值不应大于20%; 

第5.1.6条七氟丙烷的喷放时间,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不宜大于7s;在其它防护区,不应大于10s。
第5.1.7条在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

5.2管网计算
第5.2.1条管网计算时,各管道中工质的流量,宜采用平均设计流童。
第5.2.2条管网中主干管的平均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Qw=W/t (5.2.2)
式中Qw—主干管平均设计流量(Kg/s) ;
W一防护区七氟丙烷的灭火(或惰化)设计用量(kg) ;
T一七氟丙烷的喷放时间(S) ;
第5.2.3条管网中支管的平均设计流童,应按下式计算:
(式略) (5.2.3)
式中Qg-支管平均设计流童 (Kg/s) ;
Ng一安装在计算支管流程下游的喷头数里(个) ;
Qc一单个喷头的设计流里 (Kg/S)。


第5.2.4条宜采用喷放七氟丙烷设计用里50%时的过程中点容器压力和该点瞬时流量进行管网计算。宜认定该瞬时流量等于平均设计流量。
第5.2.5条喷放过程中点容器压力,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Pm一喷放过程中点||储存容器内压力(绝压,MPa) ,(绝压=表压+0.101MPa);

Po—储存容器额定增压压力(绝压,Mpa) ;
Vo一喷放前,全部储存容器内的气相总容积(m3) ;
W一防护区七氟丙烷灭火(或惰化)设计用量(Kg)
γ一七氟丙烷液体密度(Kg/m³) ,(20C时,为1407);
Vp一管网管道的容积(m³)。
其中,vo=n.Vb(1-η/γ)(5.2.5.1)
式中n--储存容器的数量(个)
Vb一储存容器的容量 (m3)
η—七氟丙烷充装率(Kg/m3)
第5.2.6条七氟丙烷管流采用镀锌钢管的阻力损失,可按下式计算,或按图5.2.6确定。(式略) (5.2.6)
式中ΔP一计算管段阻力损失 (MPa)
L一计算管段的计算长度(m)
Qp一管道流量(kg/s)
D—管道内径(mm)
(图略)


第5.2.7条初选管径,可按平均设计流量及采用管道阻力损失0.003至0.02Mpa/m进行计算(见图5.2.6)。
第5.2.8条喷头工作压力,应按下式计算:
(式略) (5.2.8)
式中PC一喷头工作压力 (绝压,MPa) ;
Pm一喷放过程中点储存容器内压力(绝压,MPa) ;
sum—系统流程阻力总损失(MPa) ;
Nd一管网计算管段的数里;
Ph一高程压头(MPa)
第5.2.9条高程压头,应按下式计算:
Ph=10^-6YH.g(5.2.9)
式中
H一喷头高度相对过程中点时储存容器液面的位差;
y一七氟丙烷液体密度(kg/m3) ;
g一重力加速度(m/s2)


第5.2.10条喷头工作压力的计算结果, 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Pc≥0.8 (绝压,MPa),最小,Pc≥0.5 (绝压,MPa) 

2、Pe≥Pm/2 (绝压,MPa) ;
第5.2.11条喷头孔口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式略) (5.2.11)
式中Fc一喷头孔口面积 (cm2)
Qc一喷头设计流量 ( kg/s)
y一七氟丙烷液体密度(kg/m3) ;
Pc—喷头工作压力(表压,MPa) ;
μc一喷头流里系数。
第5.2.12条喷头流量系数,由储存容器的充装压力与喷头孔口结构等因素决定,应试验得出。

3、系统组件


6.1
储存装置
第6.1.1条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应由储存容器、容器阀、单向阀和集流管等组成。预制灭火装置的储存装置,应由储存容器、容器阀组成。
第6.1.2条在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安全泻压装置和压力表。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应设安全泻压装置。安全泻压装置的动作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储存压力为2.5 Mpa时,应为4. 士80.4 Mpa;
2、储存压力为4.2 Mpa时,应为6.8士0.4 Mpa;


第6.1.3条在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的管道上应设单向阀。单向阀与容器阀或单向阀与集流管之间应采用软管连接。储存容器和集流管应采用支架固定。
第6.1.4条备用里的储存容器与主用里的储存容器应连接在同一集流管上,并能切换使用。

第6.1.5条在储存装置上应设耐用的固定标牌。标明每个容器的编号、皮重、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日期和储存压力等。
第6.1.6条储存装置宜设在靠近防护区的专用储瓶间内。该房间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室温应为-10~50C,应有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走道的出口。
第6.1.7条储存装置的布置,应便于操作、维修及防止阳光照射。操作面距墙面或两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m。


6.2管道部件与管道
第6.2.1条在通向每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主管道上,应设压力讯号器或流里讯号器。
第6.2.2条在组合分配系统中,相对于每个防护区应设置控制灭火剂流向的选择阀,其公称直径应与该防护区灭火系统的主管道公称直径相等o选择阀的位置应靠近储存容器且便于操作。选择阀宜设有指明其I作防护区的标牌。
第6.2.3条喷头宜贴近防护区项面安装,距项面的最大距离不应大于0.5m。
喷头的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5.0m;
2、最小保护高度,不宜小于0.5m;
3、当防护区高度h<1.5m时,喷头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3.5m;
4、当防护区高度h≥1.5m时,喷头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5.0m;


第6.2.4条喷头应以其喷射流 里和保护半径进行合理配置,满足七氟丙烷在防护区均匀分布的要求。
第6.2.5条喷头应有表示其型号、规格的永久性标志。设置在有粉尘的防护区的喷头,应增设在喷射时自行脱落的防尘罩。


第6.2.6条管网管道及管道附件应能承受最高环境温度下的工作压力,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输送七氟丙烷的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其质里应符号现行国家标准《冷拔或冷扎精密无缝钢管》和《无缝钢管》等的规定。无缝钢管内外应镀锌。
2、输送七氟丙烷的管道安装在有腐蚀镀锌层的场所,宜采用不锈钢管。其质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无缝钢管》的规定。
3、输送启动气体的管道,宜采用铜管,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拉制铜管 》的规定。
4、管道的连接,当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80mm时,宜采用螺纹连接年;大于80mm时,宜采用法兰连接。钢制管道附件应内外镀锌。在有腐蚀镀锌层介质的场所,应采用铜合金或不锈钢的管道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