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应遵循的规范:GB16670-2006柜式气体灭火装置GB25972-2010气体灭火系统及部件、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其特点是"不导电、挥发性强的气态灭火剂,在使用过程中不留残余物”,同时,七氟丙烷洁净灭火剂对环境无害,在自然中的存留期短,灭火效率高且一定设计浓度下无毒、害,适用于有工作人员常驻的保护区。在设计浓度的范围无火情的状态下内对人体没有损害!(设计标准一般是≤10%,有毒反应是10.5%)。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应具有自动手动、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
1、自动状态下:若防护区发生有烟雾(或温度上升),该防护区的感烟(或感温)火灾探测器动作并向火灾报警控制器送入一个单一火警信号,控制器即进入单一火警状态,同时驱动电动警铃发出单一火灾报警信号,此时不会发出启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信号。随着该防护区火灾的蔓延,温度持续上升(或烟雾增大),另一回路的感温(或感烟)火灾探测器动作,向控制器送入另一个单一火警信号,控制器立即确认发生火灾,同时随着该防护区火灾的莫延,温度持续上升(或烟雾增大),另一回路的感温(或感烟火灾探测器动作向控制器送入另一个单一火警信号,控制器立即确认发生火灾,同时
发出复合火灾报警信号及联动信号(关闭空调、送排风装置和防火阀、防火门、防火卷帘等)。经过30秒时间的延时,控制器输出信号启动灭火系统,灭火剂释放到该防护区实施灭火。控制器接收到压力信号器的反馈信号后显亮放气指示灯,避免人员误入。
2、手动状态下:报警控制器在火灾发生时只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而不产生联动。
3、当自动启动、手动启动均失效时,可实施机械应急操作启动灭火系统。
自动或手动状态下,在值班人员确认火警后,按下报警控制器面板上的或现场的 “紧急启动 ” 按钮可马上启动灭火系统。在喷放控制信号输出前,按下报警控制器面板上或现场的"紧急停上"按钮,系统将不会输出喷放信号。在自动控制程序中,应安排0~30s可调的延迟喷射的环节。延迟时间的设置,应根据人员安全尽快撤离防护区的需要;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为0s。
在灭火设计浓度大于9%的防护区,应增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当有人进入防护区时,将灭火系统转换到手动控制位;当人离开时,恢复到自动控制位。
自动控制装置应在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才能启动。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转换装置应设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内或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并且,其操作方式应经两步完成。
灭火系统与预制灭火装置的操作与控制,应包括对需联动的开口封闭装置、通风机和防火阀等设备的操作与控制。
设有消防控制中心的场所,各防护区灭火控制系统的动作信息,应传送给消防控制中心。这些信息包括火灾信息捕获灭火动作、手动与自动转换和系统故障等。
在发现火情需要灭火时,不管是自动还是手动的条件下,都要先让人员撤离,主要是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
1、七氟丙烷本身所具有的毒性,当浓度达到10%以上时,不适的感觉就会出现,时间长了,还会有生命危险。
2、七氟丙烷在高温下进行分解所产生的分解物可能具有的危害性,这种分解物主要是灭火剂中的氟在有氢元素存在的情况下会产生具有辛辣气味的氟化氢(HF)。即使其浓度很小,也会给人造成很大程度的不适和伤害。这种分解产物的多少取决于火势的大小和七氟丙烷接触到火或受热面的时间长短,若灭火剂浓度积累很快达到灭火浓度,那么火很快被扑灭,分解物也就很少。
3、保护区中物质燃烧可能产生的毒气对人员的伤害也是不可预计的。
注:此内容源于网络,仅供分享、交流。
更多关于消防灭火系统的资讯,请详询 www.gzxlxf.com,热线电话:020-8168-3136
版权所有 2019 广州新林消防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ICP备19106436号